再见吧,拖延症!

——读《战胜拖拉》有感

21世纪最可怕的病是什么?癌症?艾滋病?白血病?NO,是拖延症!

据相关可靠数据统计,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普通人中也有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按照这个数据推算,全球有10亿人患有拖延症,如此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为现代人敲响了警钟。

那么,什么是拖延症呢?就拿我来说吧,有时事情到了最后一刻才做,没有立即行动起来;我意识到不能这样,但是未能彻底地改善,这个不好的习惯让我有时会产生焦虑感,并且周而复始。

为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2015年9月我们恒兴服务中心特此组建了“图书柜”,每季度举行“图书交流会”共同交流读书的心得,以加强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于是,借此机会在“图书柜”组建时,我特意选购了美国尼尔•菲奥里博士的《战胜拖拉》,希望尽快脱离拖延症这个群体,改掉拖拉的毛病。

其实,有时候我会产生拖拉,是因为我对待处理的工作只有一个截止时间,而不测算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总会在最后期限前不断地自我安慰“不急过两天再做”、“这个工作很简单一会就可以做完”……然而我发现,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做起来却比预期耗费双倍的时间,对可能出现的困难预估不够,工作质量就打了折扣,也降低了我的自信,从而对工作开始产生疲惫感。小小的拖拉导致了多么不良的后果,而我,只是这10亿人中的一个代表,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也会受拖延症的困扰,却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阅读了《战胜拖拉》这本书,并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我总结出两个方法:

方法一:逆向日程法,即把整体的计划分成若干小单元,每个小单元设定最后的完成期限,从项目截止日开始倒过来安排这些小单元。例如一个月后将举办员工活动,将活动过程以周为单位分成四个小单元,列出每个小单元截止日期和必须完成的工作。

这个方法让我的工作进度有了准确的把握,在每个时间点完成应完成的工作,不知不觉中就避免和解决了没有时间计划而出现的问题,使工作结果更完美。

方法二:无日程表,将那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或者较固定的内容安排进日程表,其他空白处就可以记录你每项花费30分钟以上的工作内容,这个表坚持一周,就会清楚的看到自己花费在每件事情上的时间是多少,也会知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在坚持的过程中,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度无形中提高了。

《战胜拖拉》让我受益匪浅,工作安排做到计划性和条理性,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而感到焦虑和紧张。

| 发布时间:2016.03.12    来源:物业公司 李王晶    查看次数: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