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建筑“大有可为”
最近几天,北京开始变得有些冷,气温徘徊在零摄氏度左右。从西安来北京参加“绿色建筑项目群协同创新暨气候沙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很喜欢这种天气。“北京冷的让人浑身舒服,冬天不冷反而让人有些不习惯。”
气候和人类生活的舒适度息息相关。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活理念以及居住方式提出了挑战。近日,在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绿色建筑项目群协同创新暨气候沙龙”上,与会专家就绿色建筑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是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与气候沙龙相结合的创新形式研讨、展望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理念和方向,以及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节能减排:建筑业蕴含空间大
不久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届缔约方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据了解,各国没有就核心议题的谈判取得实质共识,会议成果与国际社会的期待有一定差距,全球气候治理仍任重而道远。”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表示。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全球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2017年分别约达到140亿吨和328亿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9年度《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中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摄氏度,从而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候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都在努力降低碳排放量。“建筑行业是全球碳减排的重点。”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处副处长张贤认为,建筑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减排空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发中心贺静主任阐述了建立建筑活动与碳排放间的量化关系,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剖析量化建筑节能减排的可行方案。《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显示,我国2016年建筑能源消费总量约8.99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建筑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能源碳排放量的19.4%,是我国第二大能源碳排放行业。
技术赋能:绿色发展显成效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认为,在建筑领域推广绿色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碳排放量。
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柯兵表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一次把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单独列为一个重点领域,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作为优先主题得到了国家的持续支持和发展。此后,《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相继出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介绍,我国于2006年首次发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经过两次修订之后,在今年3月颁布了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指标体系逐步形成。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国在建筑领域的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张贤表示,全国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增速在“十一五” “十二五” 期间显著下降, “十八大” 以来增速下降约74%。中国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约为36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究成果,2001年至2017年,北方城镇建筑供暖面积约从50亿平方米增长到140亿平方米,增加了将近2倍,但是,平均单位面积供暖能耗约从2001年的23吨标准煤/平方米降低到2017年的14吨标准煤/平方米。
适应气候:建筑建造有诀窍
绿色建筑除了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还能根据气候条件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人类不能忍受气候的剧烈变化,需要相对稳定的热环境。” 刘加平表示,建筑要具有适应气候的属性。传统建筑历经无数次的“试错”试验修正,普遍具备极佳的“气候适应性”。
据了解,刘加平团队经过对传统民居的长期研究发现:每一类地域传统建筑,尽管在形态、色彩上百花齐放,但其气候适应性及寿命期内的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基本一致。同一类传统民居建筑都服从一个相同的模式:由巧妙的外部形体构成、室内空间组织、构造与选材及相同的建造技术、运行方式等集合而成。刘加平团队将这一模式称为地域传统建筑的技术原型。
除了传统建筑,现代绿色建筑也具有“气候适应性”。刘加平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热性能控制指标体系,保证了现代城镇建筑与所在地域气候的基本适应。
据了解,现代城镇绿色建筑的核心性能指标与气候参数线性相关,最具代表性的是室内热环境和能耗。比如,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和蓄热性能指标,包括外墙、门窗、幕墙、屋顶、地面、以及楼梯间隔墙等部件的传热系数、蓄热系数等,是依据冬季室外采暖设计计算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设计计算温度及波动值确定的。
王清勤表示,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绿色技术的发展,建筑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有更大的探索空间。